吃了聪明药就能变学霸?警惕!这是虚假宣传

近期,福州、无锡、合肥等地公安机关发出警告,提醒即将面临中高考的家长和学生要警惕所谓“聪明药”的陷阱。这类“聪明药”,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阿德拉等

吃了“聪明药”变学霸?假的

近期,福州、无锡、合肥等地公安机关发出警告,提醒即将面临中高考的家长和学生要警惕所谓“聪明药”的陷阱。这类“聪明药”,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阿德拉等,特点为高度成瘾性、强烈的耐受性及副作用。有人错误宣传这些药物能“增强记忆力”和“提升成绩”。其中,利他林的主要成分哌醋甲酯及阿德拉的核心成分苯丙胺已被列为一类精神管制药物,而莫达非尼则于2023年9月从一类下调至二类精神药品。这些药物共同作用于刺激大脑或帮助集中注意力。吃了“聪明药”变学霸?假的。

根据我国法律,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国家严格管控的、可能导致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被视为吸毒行为。

吃了“聪明药”变学霸?假的 考生家长需警惕骗局

成瘾性问题复杂,停药并不会立即消除影响,反而可能导致症状加剧,使个体难以脱离药物依赖。一旦中断用药,可能会经历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情绪暴躁等“戒断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促使个体转向真正的毒品。

吃了“聪明药”变学霸?假的 考生家长需警惕骗局

早年间的一个案例揭示了“聪明药”的危害:广州某重点高中的一名高三学生李明(化名),因课堂注意力分散致成绩下滑。焦急的母亲给他尝试了一种“聪明药”。高考结束后,李明试图停用,却发现已对此药产生依赖,停药便出现情绪波动、过度嗜睡、易怒等问题。短暂忍耐后,他背着家人网购药物,仅两个月,性格大变,甚至暴力伤害同学。经多家医院诊断,李明被确认为苯丙胺药物依赖,所购“聪明药”实为摇头丸。

江苏警方特别指出,中高考前夕是“聪明药”诈骗的高峰期,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夸大药物效果,却隐瞒其类似毒品的风险。

面对考试,正确的做法是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科学的作息时间,避免被所谓的“聪明”手段误导,最终得不偿失。吃了“聪明药”变学霸?假的。

云帆号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44669190@qq.com 反馈 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fanhao.com/n/7932.html

(0)
小阿开的头像小阿开
上一篇 2024年 6月 3日 上午9:09
下一篇 2024年 6月 3日 上午11: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