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间谍窃取
我国杂交水稻亲本种子
登上微博头条
图源:微博
杂交水稻是饭桌常客了
那“亲本种子”是啥?
它怎么会这么重要?
01
水稻为什么要杂交?
在解释“亲本种子”之前,我们不妨先说说“杂交水稻”和它的意义。
我们要知道,水稻在进行杂交前,往往有着各自的局限性,比如说:要么产量高但易倒伏,要么抗倒伏但产量低。
那么如何才能“取长补短”,让水稻既可以有产量,又可以抗倒伏呢?
答案就是:杂交!
02
亲本种子是什么?
一般来说,杂交水稻就是两种品种杂交产生的后代,通常会表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产量优势。而这两种品种就是杂交水稻的“亲本”,水稻亲本可以分为“父本”和“母本”,前者为后者授粉,犹如杂交水稻的父亲和母亲,共同为杂交水稻提供遗传基础。
听起来不难
无非是
让两株水稻“相遇”
然后产生新的品种
但问题就出在水稻这里
↓↓↓
03
杂交水稻的困难
一般而言,动植物的基因越多样,生存能力就会越强。但水稻本身是“雌雄同体”,自己就可以给自己授粉,所以后代是“近亲繁殖”,基因单一;稻花本身又比较小,难以通过大规模人工授粉来为水稻进行杂交。
如果,找到天生不能给自己授粉的水稻,是不是就可以用它来杂交了?
可是地里有那么多稻子,又该如何找到呢?
解决这些问题的,正是袁隆平和他的团队。
1970年,袁隆平的学生们在海南发现了一株有3个扬花的稻穗,这是一株花药细瘦、色泽浅黄的野生稻。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初步认定,这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雄性不育野生稻。
袁隆平当时还在出差,得到消息后连夜赶回海南,经过仔细观察,他断定这株雄性不育野生稻是花粉败育型的稀有品种,于是果断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野败”!
“野败”的发现,为杂交水稻技术提供了突破口,至今,农业科学家们以“野败”为基础,培育出了无数成功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我国的吃饭问题,更为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贡献。
04
亲本也要精益求精
“虎父无犬子”,如果想要养出优质的杂交水稻,培育良好的亲本往往是关键所在。
比如2017年,袁隆平攻破的“水稻亲本去镉技术”,“敲掉”了水稻亲本中含镉或吸镉的基因,让干净的亲本去生产干净的种子。
“镉”听起来很陌生,虽然我国也发生过镉污染事件,但危害远不及日本富山县“痛痛病”镉米事件。1931年,日本富山县出现一种怪病,病症表现为关节疼痛,几年后全身都会发生神经痛和骨痛,患者常高呼“痛死了!”,于是得名“痛痛病”。经过研究,人们发现是当地镉含量超标的大米和水将人们带入这股阴霾。
镉虽然不是植物的必需元素,但它们并不排斥对土壤中镉的吸收,甚至水稻因其特殊的基因会吸收更多的镉,富集在大米中被人食用。
袁隆平研究出的“水稻亲本去镉技术”,从根本上让水稻从容易富集镉的植物变成对镉吸收较少的植物,也就相应降低了大米中的镉含量,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亲本种子
是杂交水稻的起点
所以了解它、守护它
才能把饭碗端得更牢
云帆号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44669190@qq.com 反馈 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fanhao.com/n/7338.html